分辨黑眼圈類型

要分辨自己的黑眼圈是哪類型,需要先準備一面鏡子。
 
1. 用手摸摸黑眼圈
如果有粗糙、脫屑,比較會是色素型。如果摸到一小塊脂肪凸起,那比較偏向眼袋造成的結構型。
 
2. 用手壓壓黑眼圈
如果輕輕按壓,發現顏色會變淡,那就偏向血管型。因為微血管再按壓的狀況下,血液被擠開,顏色就會變淡。但是如果已經很嚴重的血管型,就不一定有辦法這樣測試。但嚴重到這種程度,通常你仔細看,就真的看得到血管了… 血管型黑眼圈,應改善眼周血液循環或過敏情況,避免用眼過度、別吃太鹹、少熬夜、適度輕輕按摩或溫敷眼周。
 
3. 照鏡看看黑眼圈
如果上下眼皮都呈現黑,或很小的時候就黑,那可能是天生的色素型。如果整個區域的高低起伏大,看到明顯凹陷,那就偏向結構型。色素型的黑眼圈,記得要盡量控制發炎情形。防曬與保濕要做好,不要搓揉眼睛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妝品、有皮膚疾病要趕快處理。
如果你是天生臥蠶肥大、先天型眼袋、先天眼眶凹陷、老化的眼眶骨凹陷的結構型黑眼圈,說實話還真的很難處理。臥蠶太肥可以考慮注射肉毒、淚溝太深可以注射透明質酸,眼袋太大就進行去眼袋手術,總之觀念就是改善這些凹陷、不平整的狀況,結構型黑眼圈就能有改善的可能。
 
說了這麼多,為什麼我沒有提眼霜? 現在有很多眼部保養品都宣稱可以「全效」處理眼周問題,但一路看下來就知道眼周問題牽涉了很多層面,連哪種型態的黑眼圈都未清晰,要怎麼「全效復原」?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免費諮詢
}